《Indika》是一款以荒诞文学叙事见长的哲学性游戏,通过修女主角的虚无冒险探讨信仰与存在意义,玩法传统但思想深刻。
——评Odd Meter的文学性叙事实验
在《Indika》的开篇,修女英迪卡被指派去打水。她沉默地往返于井与木桶之间,重复五次舀水、搬运、倾倒的动作,步伐缓慢而沉重。就在她终于完成任务的时刻,两名修女从旁经过,其中一人踢翻了她刚装满的水桶。她们若无其事地离开,而英迪卡只是静静注视着洒落一地的水,继续踏上自己的路。

这个看似平淡甚至有些乏味的场景,恰恰是《Indika》整个游戏体验的缩影:它既是对虚无与徒劳的深刻隐喻,也是对信仰、意志与存在意义的诘问。而这款由俄罗斯独立团队Odd Meter开发的叙事冒险游戏,正以其独特的文学气质和荒诞美学,在游戏与哲学的交叉地带开辟出一片令人难忘的风景。
▌当陀思妥耶夫斯基遇见电子游戏
《Indika》表面上是一个简单的故事:一位修女离开修道院去送一封信。然而正如开发团队所言,其灵感源自陀思妥耶夫斯基、果戈理与布尔加科夫等俄罗斯文学巨匠。游戏并未试图给出任何明确的答案,而是借英迪卡的旅程,不断抛出关于自由意志、善恶边界、信仰意义等命题的思考。
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英迪卡脑海中那个喋喋不休的“魔鬼”——一个没有天使与之对抗的耳语者。它不像传统宗教故事中的诱惑者,反而更像一个冷眼旁观的哲学家,时而嘲讽,时而质疑,不断拆解着英迪卡对世界的认知。这种设置打破了“肩头天使与魔鬼”的经典套路,反而更贴近现代人内心的迷茫与自反性思考。
而游戏中的荒诞元素——比如突然从修女口中钻出的男婴、只有英迪卡能听见的夸张配乐——并非为了猎奇而存在。它们如同布尔加科夫笔下《大师与玛格丽特》中那只会说人话的黑猫,既是超现实的幽默点缀,也是对现实规则的颠覆与质疑。这种荒诞感并不突兀,反而与游戏灰暗、压抑的基调形成一种奇妙的平衡,让人在困惑中发笑,在笑声中沉思。
▌玩法:传统框架下的哲学注脚
尽管叙事极具突破性,《Indika》的玩法却意外地传统。它很容易让人联想到《爱丽丝:疯狂回归》或《瘟疫传说:无罪》式的线性冒险——解谜、推动机关、穿越景观构成了主要互动内容。平台跳跃与谜题设计虽无明显缺陷,但也缺乏真正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新。
偶尔出现的追逐桥段(如被巨型犬追赶)或动作场景(如在鱼罐头工厂躲避旋转的货架)反而暴露了操作上的生涩感。在这些时刻,我更渴望回归到英迪卡与士兵伊利亚的对话中,去聆听两人关于信仰与存在的辩论——那才是这款游戏真正闪耀的部分。
但《Indika》并非没有试图在玩法层面表达哲学思考。其中最巧妙的是它的“技能树”系统:玩家可以通过选择收集“悲伤”、“忏悔”等数值来“升级”,但游戏直白地告诉你,这些点数毫无实际用途。这无疑是对宗教体系中“量化赎罪”行为的讽刺,也是对游戏化机制本身的一种解构。它仿佛在问:信仰是否真能像技能树一样通过累积点数而提升?救赎能否被量化?
▌像素迷你游戏:意图与效果的断裂
相比之下,游戏中穿插的像素风迷你游戏则显得有些力不从心。它们旨在通过复古画面呈现英迪卡过去的记忆碎片,解释她为何进入修道院,但实际体验却与主线叙事产生了一定的割裂感。这些迷你游戏既缺乏玩法上的趣味性,叙事功能也流于表面,最终成为整体节奏中一个略显生硬的打断。
或许开发团队试图以不同视觉风格区分现实与回忆,但像素艺术与主线写实风格之间的切换缺乏过渡与情感衔接,使得本应动人的往事回溯变得像突然插入的街机小游戏,难以引发共鸣。
▌并非颠覆,却足够独特
《Indika》在Steam页面上自称“对游戏行业传统制作方法的公开挑战”,这个说法或许有些过度自诩。就其玩法而言,它依然遵循着叙事冒险类游戏的主流框架。但它的独特之处在于:它真正将文学性与哲学思辨融入游戏的血液之中,而非仅仅借用“深刻”的主题作为标签。
它没有试图教育玩家,更没有给出任何简单的答案。它只是将英迪卡——一个在信仰与怀疑间不断摇摆的修女——抛入一个荒谬冰冷的世界,然后邀请玩家一同凝视她的挣扎与沉默。那些漫长的步行、突然的荒诞场景、甚至看似无意义的技能树,都在共同构建一种关于存在本身的体验:人生中绝大多数努力或许本就徒劳,但追问的过程本身,就是人性最真实的写照。
▌结语:在虚无中寻找意义
《Indika》不是一款适合所有人的游戏。如果你追求的是爽快的操作、清晰的叙事或明确的价值观,它可能会让你感到困惑甚至失望。但如果你愿意沉浸在一段充满文学张力与哲学隐喻的旅程中,愿意接受那些没有答案的提问与略带苦涩的幽默,那么《Indika》将会是一次难忘的体验。
它或许未能彻底颠覆游戏设计的常规,但它成功地让一款游戏成为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式发问的载体——在一个修女打翻的水桶中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洒落的水,更是整个时代关于信仰、意义与存在的缩影。
最终评分:8/10
推荐人群:喜爱文学性叙事、哲学思辨与荒诞美学的玩家
关键词:叙事实验、宗教哲学、俄罗斯文学、存在主义、黑色幽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