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太阳之子》是一款以狙击复仇为核心、融合解谜与策略的独特游戏,玩家通过一颗子弹连续击杀邪教成员,体验紧张而优雅的复仇之旅。
“紧张、超现实、狙击集中、对无情邪教的复仇”——这是独立游戏《太阳之子》(Children of the Sun)为自己写下的注脚。但请你先清空脑海中对“狙击游戏”的一切预设:这并非一款传统的潜行狙杀游戏,而是一场融合了策略、谜题与艺术的“子弹芭蕾”。

由独立开发者 René Rother 操刀、知名另类发行商 Devolver Digital 推出的这款作品,以其独特的气质和令人上瘾的解谜循环,在短短两小时的预览体验中,已让我难以自拔。
一场无声的复仇,一场心灵的狩猎
你扮演的主角,家庭与人生被名为“太阳之子”的邪教彻底摧毁。而现在,你从他们的控制中挣脱,带着一把狙击步枪,踏上了复仇之路——从最底层的步兵,到高高在上的领袖,一个都不放过。
游戏通过近乎默片风格的过场动画,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悲剧的轮廓与复仇的决意。没有冗长的对话,没有喧闹的台词,只有影像与氛围在说话。邪教领袖那张因死亡而愤怒扭曲的脸,教徒们惊慌失措的调度……这一切,都成为你子弹终局里无声的戏剧。
狙击不只是射击,更是一场空间解谜
每一关,你都从邪教营地的边缘开始。匍匐于草丛,架起你的枪。找到第一个目标,开枪——但这一枪不是结束,而是开始。击中后,你将瞬移到目标的位置,从那里再次瞄准、射击……如此往复,直到清除场上所有敌人。
这听起来简单,直到你发现:
- 有人躲在车后;
- 有人藏在屋内;
- 甚至有人疯狂地驾车绕圈,难以捕捉。
游戏很快从“找到他们”升级为“如何用最少的子弹、最短的时间、最华丽的路径完成全部击杀”。你要考虑的不仅是“谁能看到谁”,更是“子弹如何跳跃”——就像一场致命的几何谜题,而你是一颗活着、会思考的子弹。
三重奏鸣曲:侦察、路径、完美主义
在我两小时的预览中,我发现自己不自觉地将每个关卡拆解成三种玩法:
𝟭. 𝗥𝗲𝗰𝗼𝗻|侦察
先不开枪,只是观察。用瞄准镜细细扫描每一寸土地:谁在移动?谁的视线有重叠?哪里可以一石二鸟?
𝟮. 𝗣𝗮𝘁𝗵|路径规划
一旦摸清敌人位置,便开始构思子弹的轨迹。就像下棋,你要想象一颗子弹如何连续击穿多人,又如何借助每一次击杀“跳跃”到下一个最佳位置。
𝟯. 𝗣𝗲𝗿𝗳𝗲𝗰𝘁𝗶𝗼𝗻|追求完美
这才是真正上瘾的开始:如何用更少的子弹?如何触发油罐爆炸一次炸多人?如何让最后一枪正中头目额头?每一关虽只需15-30秒,但为了打出“S级评价”,我往往重复十几次仍意犹未尽。
当你以为已经掌握一切,游戏才开始真正闪耀
就在你自信已经摸透机制时,《太阳之子》悄然为你解锁新能力:
- 𝗕𝘂𝗹𝗹𝗲𝘁 𝗖𝘂𝗿𝘃𝗲|子弹拐弯:在空中轻微扭转子弹轨迹,绕过障碍;
- 𝗪𝗲𝗮𝗸 𝗣𝗼𝗶𝗻𝘁 𝗛𝗶𝘁|命中弱点:击中特定部位可彻底重置弹道。
于是,原本的“直线思维”被彻底打破。你开始像设计一道飘逸的笔画那样,让子弹穿窗、绕墙、钻过窄缝……最终精准爆头。那种颅内发麻的满足感,难以言喻。
它让我想起《传送门》和《见证者》——但更冷酷,更诗意
《太阳之子》有着与《Portal》《The Witness》等经典解谜游戏相同的气质:理解规则、掌握规则、然后打破规则。它易于上手,却难以精通;它节奏极快,却让人愿意反复咀嚼。
每一关结束后,游戏会以俯瞰视角回放你整条子弹路径——如死亡之舞的轨迹,如一首残酷而优雅的诗。
而我,已经开始期待完整版
预览版只开放了约20个关卡,但我已能想象:
- 速通玩家将如何挖掘极限路径;
- 高分玩家将如何推敲每一颗子弹的次序;
- 而游戏后期,是否还会剥夺某些能力,迫使玩家以更纯粹的方式面对邪教?
《太阳之子》尚未正式发售,但它已用两小时预览,在我脑中开了一枪——而那颗子弹,至今仍在回响。
🎯 预告:游戏预计2024年推出,支持PC平台。如果你也渴望一场冷静而炽烈的复仇,不妨将其列入愿望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