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岛秀夫坦然承认《死亡搁浅》的“奇怪”特质,并视其为实现艺术独特性所必需的坚持。
死亡不是终点,而是另一种形式的联结
“这游戏确实很奇怪。”2025年5月,小岛秀夫在接受《边缘》杂志采访时,微笑着承认了这一点。这句话从这位游戏界的哲学诗人口中说出,带着几分谦逊,几分自嘲,却更像是一枚荣誉勋章。对于玩过《死亡搁浅》的玩家而言,这个评价恐怕是游戏史上最轻描淡写的陈述之一——毕竟,这是一款让你小心翼翼地将美国总统的尸体背往焚化炉的游戏,是一款将“送货模拟器”升华成生命沉思的游戏。

一场背离传统的冒险
《死亡搁浅》初亮相时,它的“奇怪”是显而易明的。玩家们操作主角山姆·波特·布里吉斯,在美国破碎的大地上跋涉,背着各种货物箱,保持身体平衡,偶尔还要哄哄婴儿舱里的BB。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枪林弹雨,没有炫目的技能连招,有的只是孤独的行走和偶尔通过网络建立的微弱连接。
小岛秀夫说:“我对制作一款吸引所有人的游戏不感兴趣。”这句话道破了他创作的执念。在这个追求大众口味、追随流行趋势的时代,小岛反而转身走向了另一个方向——他要去探索那些未被开垦的情感荒地,要去问那些游戏从未问过的问题:当我们失去联结,世界会怎样?当我们重新联结,世界又会怎样?
“奇怪”之下的深刻内核
《死亡搁浅》的“奇怪”,恰恰是它最珍贵的品质。游戏中,你运送的不仅仅是货物,更是希望与联结;你避开的不仅仅是雨水的腐蚀,更是人与人之间的疏离;你搭建的不仅仅是梯子和桥梁,更是通往彼此内心的道路。
小岛工作室的某个午后,开发者们或许曾争论过:让玩家背着尸体穿越荒原是否太过阴暗?让游戏的核心玩法集中在“保持平衡”是否太过单调?但小岛秀夫坚持了自己的愿景。他可能会调整控制方式,改进摄像机角度,但绝不会改变故事的核心灵魂。这种坚持,让《死亡搁浅》成为了一件真正的艺术品——不是为了取悦所有人,而是为了深深触动那些能够理解它的人。
孤独与联结的二重奏
在游戏过程中,那种几乎令人窒息的孤独感时常袭来。你独自一人行走在辽阔而美丽的荒野中,只有BB的轻微呼吸声作伴。但突然,你会发现其他玩家留下的一个梯子,一座桥梁,或一个简单的点赞。这些微小的互动瞬间打破了孤独,让你感受到与他人的无形联结。
这种情感体验正是小岛秀夫的魔法——他将游戏机制与情感主题完美融合,让“奇怪”的游戏玩法成为了表达深刻主题的最佳载体。当我们小心翼翼地平衡身体,当我们选择帮助其他玩家,我们不仅在玩游戏,更在体验一种关于人类处境的存在主义思考。
为游戏正名的艺术坚持
小岛秀夫的“奇怪”,实际上是对游戏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坚定信念。他拒绝将游戏仅仅视为娱乐产品,而是将其视为能够表达复杂思想和情感的媒介。这种坚持在当今游戏产业中显得尤为珍贵——当许多作品追求标准化、公式化的成功时,小岛依然勇敢地探索着交互叙事的边界。
《死亡搁浅》的遗产不仅在于它是一款成功的游戏,更在于它扩展了整个行业对游戏可能性的想象。它证明了游戏可以讨论死亡、孤独和联结这些沉重主题,可以让玩家在看似平淡的玩法中体验深刻的情感共鸣。
拥抱那些“奇怪”的事物
在小岛秀夫的创作哲学中,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对独特性的拥抱,对个人视野的坚持。他告诉我们,有时候最“奇怪”的想法,可能正是最值得探索的;最不被看好的概念,可能正是最能触动人心的。
在这个充斥着相似和重复的世界里,我们需要小岛秀夫这样愿意冒险的创作者,需要《死亡搁浅》这样敢于不同的作品。它们提醒我们:艺术的价值不在于符合预期,而在于挑战预期;不在于安全地重复过去,而在于勇敢地探索未来。
所以,当小岛秀夫笑着说《死亡搁浅》“很奇怪”时,我们听到的不仅是一位创作者的自我认知,更是一份邀请——邀请我们拥抱那些与众不同的事物,欣赏那些敢于不同的灵魂,在看似奇怪的表面下,发现深刻的意义和美丽。
或许,真正“奇怪”的不是《死亡搁浅》,而是一个不敢冒险、害怕不同的世界。小岛秀夫和他的作品提醒我们:有时候,最奇怪的路径,恰恰能引领我们到达最美丽的目的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