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Tunic》创作者曾在开发第一年因反复修改陷入自我怀疑,几乎删除整个游戏,最终通过坚持与重构打造出年度最佳独立游戏之一。
在独立游戏的世界里,每一个成功的作品背后,往往藏着无数个濒临放弃的深夜和推倒重来的清晨。《Tunic》——这款被许多玩家誉为“2022年最佳独立游戏之一”的作品,正是诞生于这样的淬炼中。而它的创造者安德鲁·肖迪斯(Andrew Shouldice)曾在开发的第一年,几乎亲手删除了整个游戏。

一、从“Secret Legend”到“Tunic”:一场始于2015的孤独冒险
2015年,当安德鲁第一次开始构建这个后来被称为《Tunic》的世界时,它还有一个更神秘的名字——《Secret Legend》(秘密传说)。那是一个以狐狸为主角的动作冒险游戏,灵感来源于经典游戏如《塞尔达传说》和《黑暗之魂》,但同时又充满了他个人对探索、解谜和未知世界的向往。
然而,开发过程并非一帆风顺。在接受《Edge》杂志第386期的专访时,安德鲁坦言:“有很多旧版本被完全删减了。”他描述的不仅是一场游戏设计的演变,更是一段与自我怀疑持续斗争的历程。
二、沙漠、悬崖与黑暗森林:被删除的世界与重构的时光
在游戏最初的版本中,有一个区域反复经历修改,却最终未能与玩家见面。“它一开始是一片沙漠,然后是另一片沙漠,接着是悬崖边的沙漠,后来变成黑暗森林,再然后是另一片黑暗森林……”安德鲁回忆道。
这个区域原本是游戏中的一个重要过渡地带,承担着连接不同剧情线索的功能。然而,在多次迭代中,它始终无法完美融入整体结构。最终,安德鲁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:将其完全删除。
“游戏中有一个地方应该去——它已经不存在了,”他说这话时,语气中带着一丝遗憾。尽管明白这是为了游戏整体性而做出的必要牺牲,但他仍然忍不住去想:“如果这种努力能以某种方式实现,那就太好了。”
三、“他说他要删除整个东西?”——濒临放弃的至暗时刻
开发进入第一年后,安德鲁一度陷入严重的自我怀疑。他发现自己投入大量时间的系统设计、关卡逻辑甚至美术风格,都与最初设想的“完美体验”相去甚远。
“他说他要删除整个东西?”——这句话背后,是一个创作者在面对自己心血时的极度挣扎。那时,《Tunic》已经具备了可玩的雏形,甚至已经有了完整的战斗系统和关卡结构。但对安德鲁来说,如果游戏不能达到他内心设定的标准,发布它就几乎是一种“背叛”。
在那段几乎放弃的时间里,支撑他走下去的,不仅仅是对游戏的坚持,更是对“创作本质”的思考。他开始意识到,删除不等于失败,推倒重来也不是徒劳。那些被舍弃的沙漠与森林,恰恰成为了《Tunic》最终版本的养分。
四、从删除到重生:《Tunic》最终的绽放
在经历了无数次的修改、删除与重构后,《Tunic》逐渐找到了自己的灵魂。安德鲁不再执着于某个具体的区域或机制,而是专注于营造一种“探索的惊喜感”——那种玩家在游戏中偶然发现一条隐藏路径、一页遗失的手稿时所感受到的悸动。
游戏最终以其精巧的谜题设计、温暖而又神秘的艺术风格,以及那种近乎“手工感”的关卡布局,赢得了玩家和媒体的一致好评。它不再只是一个“类塞尔达”游戏,而是成为了一个真正拥有自己性格的作品。
五、遗憾与圆满:创作是一场与自己的和解
尽管《Tunic》成功了,安德鲁仍然会对那些被删除的内容感到惋惜。他说:“我后悔没有把它保留在游戏中,因为我花了很多时间在上面。”
但这种遗憾,或许正是创作的一部分。就像一幅画作中被覆盖的底色,或是一首诗中最终被删去的段落——它们没有出现在最终作品中,却依然是作品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。
尾声:每一个游戏背后,都是一场人性的冒险
《Tunic》的故事,不仅仅是一个独立游戏的成功史,更是一个关于坚持、怀疑、放弃与救赎的人性叙事。它提醒着我们:创作的本质,不在于完美无缺,而在于真实地面对自己,有勇气删除,也有勇气继续。
正如安德鲁所说:“如果这种努力以某种方式实现,那就太好了。”而或许,它已经以另一种方式实现了——不是在游戏中某个具体的沙漠或森林里,而是在每一个玩家探索《Tunic》世界时,所感受到的那份惊喜与感动中。
本文改写自外媒专访与开发者分享内容,已保留核心事实并增强叙事感染力。原创改写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