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黑袍纠察队》第四季节奏放缓、基调压抑,为最终季铺垫的过渡之作,虽有精彩角色刻画和政治讽刺,但结局乏力令人期待第五季。
当《黑袍纠察队》第四季缓缓拉开帷幕,我们看到的是一幅与前几季截然不同的景象:曾经嚣张跋扈的比利·布彻如今咳血不止,不可一世的祖国人眼中首次出现了迷茫,而整个故事仿佛被笼罩在一层挥之不去的灰色薄雾中。这一季,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自己所作所为带来的后果,没有人能逃脱命运的审判。

英雄末路:当狂怒化为疲惫
第四季最令人震撼的转变,莫过于主角们的内心蜕变。卡尔·厄本饰演的布彻不再是那个一心复仇的狂怒战士,临时V化合物带来的脑肿瘤让他变得前所未有地脆弱。我们看到他在咳血间隙的沉思,在暴力之外的犹豫,这是一个角色从未展现过的维度。同样,安东尼·斯塔尔的祖国人也展现了惊人的复杂性——他在建造超人类至上帝国的同时,也被父亲的职责和童年创伤所困扰。这种角色深度让《黑袍纠察队》超越了单纯的超级英雄讽刺剧,成为了真正的人物研究杰作。
政治讽刺在这一季变得愈发尖锐和不加掩饰。祖国人的崛起轨迹与当代美国政治现实形成了令人不安的镜像:1月6日国会山骚乱的影子、异见人士名单的建立、煽动性言论的传播……克莱普科团队没有回避将这些现实元素直接融入剧情。在一个政治极化日益严重的时代,《黑袍纠察队》勇敢地指出了极端主义的危险,这种艺术勇气值得赞赏。
新血注入:爆竹女与贤者修女
七巨头的新成员为剧集注入了新鲜血液。瓦莱瑞·卡瑞饰演的爆竹女完美诠释了什么是”令人讨厌的魅力”——她像是亚历克斯·琼斯和李千欢的混合体,右翼阴谋论的传播者,祖国人的狂热追随者。这个角色之所以成功,正是因为她让我们如此反感。相比之下,苏珊·海沃德饰演的贤者修女则提供了更为有趣的动态:作为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人,她毫不畏惧地对祖国人说真话,每次互动都充满张力,让人担心她下一秒就会被激光眼切成两半。
节奏之困:故事线的饱和与重复
然而第四季也显露出叙事上的吃力。八集的容量显然不足以承载所有故事线:布彻的绝症、祖国人的崛起、维多利亚·纽曼的阴谋、法国佬与喜美子的感情、《V世代》引入的病毒危机……如此多的线索挤在一起,导致某些情节发展显得仓促,而另一些则陷入重复。
法国佬和喜美子的关系就是一个例子——他们的暧昧已经持续了多季,却似乎缺乏实质性的进展。深海的自我探索之旅也再次回到了原点,让人怀疑这个角色是否真的有所成长。这些重复的模式显示出创作团队在平衡多线叙事时的挣扎。
暴力美学:标志性场面的保留与创新
尽管节奏存在问题,但《黑袍纠察队》的标志性暴力美学依然得以保留。从注射了化合物V的狂暴牲畜到以重金属版《让我们欢乐》为背景音乐的荒诞战斗,这些场景仍然能够带来震撼和黑色幽默。安妮暴揍深海的场面令人痛快,喜美子的复仇之旅也满足了我们对于正义的渴望。这些时刻提醒我们,为什么我们最初会爱上这部剧集。
结局之争:是高潮还是预告?
第四季最受争议的可能是其结局。与之前几季的高潮迭起相比,这一季的结尾更像是一个悠长的呼吸,而非爆炸性的呐喊。它没有提供传统意义上的满足感,而是为第五季搭建了舞台。这种选择既大胆又风险重重——一方面,它忠实于本季压抑的基调;另一方面,它可能让期待经典《黑袍纠察队》式高潮的观众感到失望。
总结:过渡中的《黑袍纠察队》
第四季的《黑袍纠察队》是一部处于过渡期的作品。它减轻了夸张的喜剧元素,加深了心理和政治的探索,但也因此失去了部分早期的活力和节奏感。布彻团队每个成员都在处理自己的创伤,而沃特大厦内的权力游戏也变得更加复杂和微妙。
这一季像是一根缓慢燃烧的导火线,我们能够听到嘶嘶的燃烧声,看到火花的闪烁,却要等到下一季才能见证最终的爆炸。对于那些欣赏角色深度和政治讽刺的观众来说,第四季提供了丰富的素材;但对于追求动作和冲击力的观众而言,可能会感到些许失望。
《黑袍纠察队》第四季或许不是最令人兴奋的一季,但它可能是最深思熟虑的一季。它让我们看到,当狂欢过后,每个人都将面对自己的选择——无论你是超级英雄,还是想打倒他们的人。在这个意义上,第四季成功地完成了它的使命:为这个疯狂而暴力的故事,铺设通往最终结局的道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