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12万家长联署要求罢免Roblox CEO,指控平台纵容儿童安全漏洞,未能有效保护未成年用户免受性掠夺者和不良内容侵害。
当虚拟世界成为孩子们的日常游乐场,谁在守护数字乐园的底线?近日,一份要求罢免Roblox首席执行官大卫·巴祖基(David Baszucki)的请愿书在Change.org上掀起轩然大波——短短数日,超过12万名愤怒的家长和玩家联名签署,控诉这个市值数百亿的游戏帝国对儿童安全的漠视。这场风暴背后,是平台屡屡曝光的性掠夺者渗透、绑架诱骗事件,以及高管层被指”重利润轻责任”的冰冷现实。
从乐园到猎场:Roblox的信任崩塌
作为全球最大的儿童社交游戏平台,Roblox日均8500万活跃用户中,超半数是不满16岁的未成年人。然而,这片本应充满创造力的乐土,近年却沦为儿童安全问题的”重灾区”。路易斯安那州总检察长莉兹·穆里尔(Liz Murrill)在诉讼文件中痛斥:”Roblox纵容了一个掠夺者猖獗的生态系统!”她的指控并非空穴来风——2024年爱荷华州一起案件中,一名13岁男孩通过平台聊天功能被诱骗线下见面,险些遭绑架;更早前,英国BBC调查曾揭露,有性犯罪者伪装成儿童在Roblox中物色猎物,利用游戏内私聊功能发送露骨内容。
“我的女儿收到陌生人消息,对方要求她‘脱掉虚拟衣服’换装备。”一位签署请愿书的母亲在评论区崩溃写道,”而Roblox的举报系统三天后才回复!”类似案例在请愿书页面上堆积如山:儿童在”Adopt Me”等热门游戏中被诱导分享个人信息;不良分子利用”派对世界”等自定义地图传播暴力、色情内容;甚至存在以”免费Robux币”为饵的钓鱼骗局……”平台知道这些问题存在多年,但他们只忙着卖虚拟货币和皮肤。”请愿书发起人加布里埃尔·马查多直言。
CEO沉默VS家长怒吼:一场迟到的觉醒?
面对汹汹民意,巴祖基和Roblox官方至今未直接回应请愿书,仅通过一份针对路易斯安那州诉讼的声明强调”已部署40余项安全工具”。的确,平台近年推出了聊天关键词过滤、图像上传禁止等功能,但家长群体指出这些措施如同”破洞的补丁”:掠夺者改用谐音字或第三方通讯软件绕开审核;而号称”AI实时监控”的举报系统,仍被投诉反应迟缓。更讽刺的是,就在安全争议发酵的同时,Roblox股价一度单周暴跌7%,暴露出资本对平台治理能力的信心危机。
“他们年收入30亿美元,却只给安全团队拨出面包屑!”游戏安全专家马克·汉森在播客中炮轰。据内部人士透露,Roblox的审核团队长期面临人手不足,部分外包员工仅接受4小时培训就要处理日均百万条举报。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,是公司高管层惊人的薪酬——巴祖基2024年总薪酬达1.02亿美元,较前年增长35%。这种”重扩张轻监管”的模式,终于在此次请愿风暴中遭到反噬。
十字路口的Roblox:要增长还是要良知?
这场危机或许早有伏笔。Roblox的商业模式本质上是”用儿童创造力变现”:孩子们沉迷于建造游戏、购买虚拟物品,而平台从中抽成。这种UGC(用户生成内容)生态虽带来爆炸式增长,却也使安全监管复杂度呈指数级上升。当13岁开发者能在游戏中植入未审核的交互场景,当”好友系统”成为 predators 的温床,Roblox的”自由创作”口号开始显得苍白。
“我们不要空洞的道歉,我们要系统性改革!”家长联盟”SafePlay”提出具体诉求:包括强制年龄验证、全天候人工审核热线、以及将安全投入写入财报。部分激进投资者甚至建议拆分公司,将儿童社交业务独立为受严格监管的实体。值得注意的是,欧盟《数字服务法》已要求Roblox在欧洲区增加合规成本,这或许将成为全球监管的风向标。
虚拟世界的真实责任
当一位父亲在请愿书下留言”我儿子以为Roblox里所有人都是朋友,直到陌生人教他自残”,这已不仅是游戏问题,而是整个数字时代的教育困境。科技巨头们总爱谈论”连接世界”,但若连最基本的安全承诺都无法兑现,再炫酷的元宇宙也只是镜花水月。
眼下,12万个签名如同12万记警钟。Roblox可以选择继续用”技术中性”为自己开脱,但历史证明,忽视用户血泪的企业终将付出代价——无论是Uber的性侵丑闻,还是Facebook的青少年心理健康诉讼,都验证了同一个真理:当利润与责任的天平彻底倾斜,再庞大的帝国也会崩塌。对于巴祖基而言,此刻需要的或许不是公关话术,而是一份真正的忏悔,和一场彻底的革命。毕竟,孩子们的笑容,从来不该是财报上的小数点。
(本文统计截至2025年8月19日,请愿书签名数仍在持续上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