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德军总部:新血脉》因强行加入合作模式与等级系统,丢失系列精髓,成为一次令人失望的续作尝试。
2019年夏天,《德军总部:新血脉》(Wolfenstein: Youngblood)带着无数玩家的期待登陆Steam。作为经典IP的衍生新作,它本应成为又一部引爆热度的纳粹屠杀盛宴。然而现实却令人大跌眼镜:Steam好评率一度低至55%,IGN仅给出6.5分评价,甚至直言其“完全不如前作有趣”。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?《新血脉》真的如此不堪,还是说它只是一部生不逢时的实验性作品?

“血脉”的延续,还是经典的稀释?
《德军总部》系列一直以来都以酣畅淋漓的单人剧情、硬核的射击手感和充满张力的叙事备受赞誉。《新秩序》(The New Order)与《新巨像》(The New Colossus)之所以被奉为经典,不仅是因为它们提供了爽快的杀纳粹体验,更因为它们成功塑造了BJ·布拉科威兹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的反抗英雄,并在虚构历史中注入了强烈的情感与道德重量。
然而,《新血脉》试图走出改变的一步。故事转向BJ的双胞胎女儿——杰丝与苏珊,她们为寻找父亲踏上巴黎的纳粹占领区。尽管继承了系列的狂野世界观与复古科幻美学,剧本却显得单薄而生硬。IGN的评论毫不客气地指出:“剧情不如前作有趣,没有反转与惊喜。”姐妹之间的互动本可以成为情感核心,却因台词设计和角色成长的缺失而显得平面化。玩家期待的已不再只是开枪——他们渴望叙事与战斗的双重满足,而这一次,《新血脉》明显偏科了。
合作模式:创新还是拖累?
本作最大的变革,是彻底转向合作玩法(Co-op)。从单人叙事转向双人协作,MachineGames 显然希望拓宽玩法维度。可惜的是,这一设计并没有完美落地。
在合作模式下,玩家确实能体验到策略分工的乐趣——一人吸引火力,一人潜行偷袭;或者共同操作重型武器轰开敌人堡垒。但问题出在细节上:合作时出现的网络延迟、队友AI在单人模式中的不可靠表现(如果你选择单人游玩,另一位姐妹将由AI控制),严重破坏了节奏。更遗憾的是,游戏并没有因合作而设计出更具交互性的解谜或关卡机制,导致“合作”很多时候只是“两人一起开枪”,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玩法革新。
等级系统与Boss战:当RPG遇上FPS
《新血脉》另一项大胆尝试,是在射击游戏中引入角色等级和装备系统。敌人拥有等级设定,如果你武器未达标,即使爆头也可能无法一击毙命。这套机制在一些RPG化射击游戏(如《无主之地》)中运行良好,但放在《德军总部》这样强调快节奏、高压战斗的系列中,就显得格格不入。
它直接改变了战斗的核心体验:以往依靠反应与战术的生死交锋,变成了“刷等级、刷装备”的数值博弈。再加上令人烦躁的Boss战设计——血厚、攻高、招式重复,以及过少的存档点,玩家在流程中很容易感到疲惫与挫折。这不是技术或策略不足导致的失败,而是系统设计带来的“不公平感”,极大削弱了系列一贯的爽快感。
潜行与平衡:被破坏的游戏生态
《德军总部》前作中的潜行系统虽不算完美,但至少提供了一种可信的玩法选择。然而在《新血脉》中,IGN直接批评其潜行设计“糟糕”。敌人AI行为模式呆板,却又在某些时候过于敏锐,使得潜行体验充满随机性与断裂感。
另一方面,部分强力道具和技能严重破坏了游戏平衡,玩家要么觉得难度断层巨大,要么又因为某些“神器”的存在而让战斗变得索然无味。这种难以调和的矛盾,让整个游戏进程显得混乱而缺乏精细打磨。
它真的毫无优点吗?
尽管批评甚多,但我们仍不能一棒子打死《新血脉》。它的视觉设计延续了系列一贯的高水准——80年代的复古科技感、巴黎街头被纳粹重新塑造的黑暗美学,仍然值得称道。枪械手感依旧扎实,技能升级系统也带来了一定的成长快乐。尤其在与朋友联机时,某些时刻依旧能让人欢呼——比如合作击破巨型机械装甲,或是在地铁站中背靠背杀出重围。
就连IGN的评测也承认:“使用武器与技能击杀纳粹还是挺开心的。”只可惜,这些亮点被太多设计上的争议所掩盖。
结语:一次未尽全力的血脉试验
《德军总部:新血脉》并不是一部彻头彻尾的烂作,但它无疑是一次令人惋惜的迷失。它试图融合合作玩法与RPG机制,为系列注入新血,却未能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平衡。结果,老玩家觉得它背叛了经典的味道,新玩家则觉得它缺乏独立吸引力。
最终,《新血脉》留给我们的,或许是一个关于“改变”的教训:创新固然重要,但核心体验的保留才是IP的立足之本。它不是没有闪光点,只是在“德军总部”这个名字之下,玩家们的期待,远不止于此。
改写自2019年7月26日游侠网文章|原编辑:笛音|观点来源:IGN评测、Steam玩家评论
改写版本试图在分析性与情感共鸣之间寻求平衡,并延伸讨论了游戏设计的矛盾与玩家期待之间的张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