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pcom 全新科幻 IP《Pragmata》以双角色协同作战与独特的“黑客+射击”玩法,展现出成为下一代热门大作的强烈潜质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有时候,我们最渴望的恰恰是意料之外的惊喜。我当然也沉迷于《生化危机》里死里逃生的窒息感,也为《怪物猎人》中每一次震撼人心的对决热血沸腾——Capcom 的经典IP就像老朋友般令人安心。但真正让玩家心跳加速的,往往是那些突然闯入视野的全新世界。

而《Pragmata》,正是这样一场猝不及防的相遇。
自首次惊鸿一瞥后,它沉寂数年,像一颗被深空吞噬的信号,神秘、朦胧,却又始终牵动着我们的好奇。直到今年夏季游戏节,我们终于亲手握住了操控器,踏进了那个曾被一瞥而过、却始终未褪色的宇宙。
这不是又一款3A流水线上的标准化产品——它是一场Capcom精心编织的、属于未来的梦。
双生羁绊:不止于同伴,更是共生之魂
尽管试玩只开放二十分钟,《Pragmata》的叙事仍旧像一首未写完的太空诗篇,留白处尽是引人遐想的沉默。没有大段对话,没有冗长解说,你却能在两个角色的每一次交互中感知到无形的情感电流。
一个是身穿厚重宇航服的男人——他叫休(Hugh),沉默、坚毅,仿佛承载着某个未被言说的使命。另一个则是化身小女孩的机器人戴安娜(Diana)。她不是需要被保护的累赘,也绝非传统意义上的“辅助角色”。当她轻盈地跃上休的背,或是冷静地分析战场时,你意识到: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“双主角系统”,他们彼此互补,也彼此成全。
战场之舞:在枪火与代码之间
游戏舞台设定在一座洁净、冰冷、却隐隐透着不安的空间站。某种灾难已然发生,而我们的任务很明确:活下去,并逃出去。然而这座站内充斥着类人型机械守卫,它们沉默、扭曲、步步紧逼,仿佛来自某场被遗忘的噩梦。
《Pragmata》的作战核心极其漂亮地融合了两个元素:射击与黑客。
休负责火力输出,各类枪械握在他手中,沉重而有质感;而戴安娜,则是那个在数字深渊中凿开光亮的黑客。光开枪是不够的——这些机械敌人几乎免疫普通攻击,唯有通过戴安娜的破解,才能撕开它们的防御。
屏幕右上角有一个小巧的破解网格,玩家需引导能量线抵达绿色节点才能成功入侵。但真正令人心跳加速的,是其中闪烁的蓝色节点:如果你敢于冒险绕道破解它们,就能延长敌人的脆弱时间——更高风险,更大回报。是要稳妥通关,还是赌一把操作追求极限输出?到了演示后期,我们还解锁了能激活“护盾节点”的升级,进一步加深了这套系统的策略深度。
手感与节奏:一场精心调谐的太空芭蕾
我必须特别强调:作为一款主打射击的第三人称动作游戏,《Pragmata》在手感上做到了惊人的流畅。我本是一个键鼠玩家,却在整个 demo 期间完全忘记了控制器的存在——扳机反馈清脆、瞄准辅助自然、每一个移动、闪避、开枪的动作都如行星轨道般精准而富有重力感。
而在战斗之外,节奏稍缓,转为探索与轻解谜。戴安娜趴在休的背上伴随前行,偶尔提示,偶尔支援。空间站中散布着需要双人配合的机关与平台跳跃段落——它们并不艰深,却很好地服务了叙事与沉浸感,令人更加好奇正式版中是否会扩展出更复杂的谜题设计。
总结:尚未揭晓的全貌,却已闪耀的星辰
我们仍不知道《Pragmata》究竟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,Capcom 依旧守口如瓶。但从这20分钟里,我们已经能触摸到它强烈的个性:双角色系统所带来的战术层次、黑客与射击结合所创造的新鲜循环、一流的手感与充满压迫感的氛围营造。
它可能是Capcom 近年来最大胆的一次冒险——不仅仅因为他们投入了一个全新IP,更因为他们试图在动作、射击、解谜与叙事之间寻找一种全新的平衡。
而现在,我们只需要等待。
等待深空再次传来信号,等待这首诗被真正读完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📌 本文基于2025年夏季游戏节现场试玩撰写,游戏仍处于开发阶段,内容可能有所调整。
**共享这篇预览:**
如果你也期待在太空深处遇见一场孤独又温暖的冒险,不妨与更多人分享这份期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