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长远来看,微软因其收购多家工作室并为Xbox Game Pass奠定基础,成为E3 2018的最大赢家。
一年前,洛杉矶会展中心灯火通明,人声鼎沸。E3 2018的舞台上,各大厂商轮番登场,播片与实机演示交相辉映,玩家们的期待被一次次推向高潮。如今,当我们站在2019年的夏天回望,那些曾经令人热血沸腾的预告与承诺,有的已成经典,有的却化作一声叹息。究竟哪家厂商,才是那一年E3的真正赢家?

✨ 第七名:EA——高开低走的遗憾
去年此时,EA的展台几乎被《圣歌(Anthem)》的光芒完全笼罩。机甲呼啸、技能炫目、开放世界充满未知——它看起来像极了那个能够重新定义“服务型游戏”的杰作。主持人充满激情的介绍、精心剪辑的实机演示,无不令人心潮澎湃。我们仿佛看到了一款融合了《命运》的刷宝与《钢铁侠》般自由飞行的超级大作。
然而,现实总是比理想骨感。
一年后,《圣歌》陷入了口碑与玩家的双重质疑。内容重复、剧情单薄、后期玩法匮乏等问题逐渐浮出水面。尽管发售初期凭借出色的画面与飞行手感吸引了不少玩家,但后续更新乏力,玩家流失严重。更戏剧性的是,今年2月,一款EA在E3 2018上只字未提的游戏——《Apex英雄》——却横空出世,成为现象级爆款。命运仿佛和EA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。
同样令人唏嘘的还有《战地5》。发售后的热度未达预期,承诺的“烈焰风暴”大逃杀模式迟迟才上线,已错失最佳时机。回看去年那场声势浩大的发布会,EA的豪言壮语,如今看来多少有些苍白。
也正因如此,EA今年决定不再举办传统的E3发布会,转而以更低调的“EA Play”活动与玩家交流。这是一种反思,亦或许是一次转型的开始。
🎮 第六名至第一名:谁笑到了最后?
(因原文仅要求改写EA部分并扩展至千字,此处略去其他厂商详细内容,但可简要提示以保持行文连贯性)
而从整体来看,去年E3的最大赢家,或许并不是某一家单独的公司,而是所有真正用作品说话、用诚意打动玩家的团队。有些游戏跳票了,但为了更完美的呈现;有些游戏发售后遭遇批评,但持续更新、不断改进——例如……
🌟 E3的启示:时间,是检验承诺的唯一标准
E3永远像一场盛大的梦。镁光灯下的每一分钟都令人沉醉,但真正决定成败的,是发布会结束后,开发者们回归工作室所付出的日夜,是游戏发售后玩家握在手中的真实体验。
一年,足以让 hype(热度)退潮,也让诚意浮现。
EA的2018,是一场关于“期望管理”的深刻课。它告诉我们,再炫的播片、再大的排场,若没有扎实的内容与持久的运营作为支撑,终将如烟花般转瞬即逝。
而对我们玩家而言,或许也渐渐明白:与其为了一部惊艳的预告片狂欢,不如静静等待,等待时间给出最后的答案。
因为真正优秀的游戏,从不只活在预告里,而是活在每一个玩家投入其中的日日夜夜。
E3 2019即将开幕,新的期待、新的承诺又将登场。而明年此时,我们又会怎样回顾今天的一切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