堀越耕平在创作《我的英雄学院》过程中,将主角德久的成长目标从”我成为最伟大英雄”改为”我们成为最伟大英雄”,这一改变源于作者生病期间感受到他人关怀的亲身经历,体现了从个人英雄主义到集体英雄主义的深刻转变。
在《我的英雄学院》的世界里,绿谷出久从一个无个性的怯懦少年成长为能够继承One For All的英雄,这段旅程本身就充满了热血与感动。但鲜为人知的是,这段旅程的叙事基调在创作过程中发生了微妙而深刻的变化——从最初的”我如何成为最伟大的英雄”到后来的”我们如何成为最伟大的英雄”。这个看似简单的代词变化,背后却蕴含着作者堀越耕平对英雄主义的重新思考,以及他个人经历的深刻烙印。
一个代词的重量:从个人英雄主义到集体力量
故事开篇时,德久那句”我如何成为最伟大的英雄”的独白,是典型的少年漫画开场白。就像路飞要成为海贼王,鸣人要成为火影一样,这种个人英雄主义的宣言能够瞬间点燃读者的热血。然而,随着故事发展,特别是进入后期剧情后,这个宣言悄然变成了”我们如何成为最伟大的英雄”。
这个变化绝非偶然。在连载过程中,德久逐渐意识到,没有欧尔麦特的指导、没有爆豪的竞争、没有同班同学的支持、没有职业英雄们的帮助,他根本无法走到今天。对抗敌联合时是团队合作,对抗AFO时更是集结了所有英雄的力量。德久的成长轨迹清晰地表明:在这个世界上,没有孤胆英雄,只有相互扶持的伙伴。
堀越耕平在接受《NON-NO》采访时坦言,这一变化的灵感来源于他个人的真实经历。在连载期间,他曾因过度劳累而不得不休刊一周。正是这一周里,他收到了来自朋友和读者的无数关心与问候,这让他深刻体会到:英雄不是孤高的存在,而是由无数人的支持构筑起来的形象。
“这让我意识到,一个能够为别人做一点点善事的人,对那个人来说可能是英雄,而且可能有很多英雄。”堀越的这番话,道出了《我的英雄学院》最核心的主题——英雄主义的平民化和多元化。
病榻上的顿悟:作者个人经历如何重塑作品内核
漫画家的生活向来以高强度著称。每周截稿的压力、长期伏案工作的疲惫、创意枯竭的焦虑,这些都是堀越耕平在创作《我的英雄学院》时必须面对的挑战。当他因健康问题被迫停下画笔时,来自外界的温暖关怀让他对”英雄”有了全新的认识。
在病榻上,堀越意识到,那些关心他健康状况的编辑、为他送上祝福的同行、写信鼓励他的读者,某种意义上都是他的”英雄”。他们没有超凡的能力,可能只是发了一条问候信息或写了一封简短的邮件,但这些微小的善意却给了他继续前进的力量。
这种感悟很自然地渗透到了作品中。我们可以看到,后期的德久越来越注重团队合作,越来越感激身边的每一个人。从固执地独自承担一切,到学会依靠伙伴的力量,德久的成长轨迹恰恰反映了堀越本人心态的变化。
特别值得注意的是,这种变化并非刻意为之的艺术处理,而是作者内心真实想法的自然流露。正如堀越所说,他并不是为了改变德久而改变,而是因为自己对英雄的理解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。这种创作上的”有机生长”,使得作品具有了更加真实动人的力量。
英雄主义的解构:《我英》对传统少年漫画的超越
《我的英雄学院》最令人称道的地方,在于它对”英雄”这一概念的深刻解构与重建。与传统少年漫画中非黑即白的英雄观不同,堀越耕平笔下的英雄世界充满了灰色地带和复杂人性。
斯坦因的”英雄净化论”虽然极端,却揭露了英雄行业中存在的功利主义问题;夜眼对欧尔麦特的盲目崇拜,展现了英雄崇拜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;甚至连主角德久本人,也曾因过度自我牺牲而陷入危险。这些情节都在向读者传递一个信息:英雄不是完美的符号,而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。
更引人深思的是作品中”何为真正英雄”的多元解答:
- 欧尔麦特象征着希望与和平的象征性英雄
- 安德瓦代表着通过不懈努力弥补天赋差距的奋斗型英雄
- 耳郎响香则证明了用音乐鼓舞人心的文化英雄同样重要
这种对英雄主义的多元化诠释,打破了”强大=英雄”的传统框架,让每个角色都能找到自己的英雄之路。正如堀越所说:”可能有很多英雄”,这句话不仅适用于作品中的角色,也适用于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。
从漫画到现实:英雄主义在当代社会的共鸣
《我的英雄学院》对英雄主义的重新定义,恰恰反映了当代年轻人价值观的变化。在传统英雄叙事中,英雄往往是超凡脱俗的存在,他们的伟大事迹与普通人的生活相去甚远。而堀越耕平通过德久的故事告诉我们:英雄可以是我们身边的任何人——那个在地铁上为你让座的人,那个在你失落时给你鼓励的朋友,那个坚守岗位的普通医护工作者…
这种平民化的英雄观,在新冠疫情等全球性危机中得到了最生动的体现。当人们为”逆行者”们鼓掌,为志愿者们点赞时,我们看到的正是堀越所描绘的那种”人人皆可成为英雄”的现实图景。
德久从”我”到”我们”的转变,不仅是一个角色的成长,更是一种社会意识的觉醒。它提醒我们:真正的伟大不在于个人的光芒,而在于能够照亮他人的能力;不在于独自承担一切,而在于懂得依靠和信任伙伴。
结语:英雄之旅的真谛
《我的英雄学院》之所以能够超越普通的热血漫画,成为一部引发广泛思考的作品,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堀越耕平这种创作上的自我突破。从德久独白中那个微妙的代词变化,我们看到了一位创作者对自身艺术理念的真诚反思,也看到了英雄主义从个人神话到集体叙事的时代演变。
在这个充斥着个人英雄主义叙事的漫画市场中,堀越耕平敢于让主角放下”我”的执念,拥抱”我们”的力量,这种勇气本身就值得赞赏。它告诉我们:真正的英雄之旅不是孤独的攀登,而是与伙伴们携手并进的征程;最伟大的英雄不是站在巅峰的那个人,而是能够让所有人都找到自己英雄潜质的那个人。
或许,这就是为什么《我的英雄学院》能够打动如此多读者的原因——它不仅讲述了一个少年成为英雄的故事,更告诉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别人生命中的英雄。在这个意义上,堀越耕平通过德久的故事,完成了一次关于英雄主义的深刻启蒙,而这正是这部作品最珍贵的价值所在。